作為一個腐到不能再腐的腐女,看到年輕帥氣的兩個男生情不自禁被對方吸引,再牽手擁抱大方說愛,便會覺得空氣也彌漫著粉紅粉紅的氣息,希望他們能一輩子甜甜蜜蜜,甚至願意為他們擋住世俗的目光和惡意。
 
但<叔叔>這個故事將能讓腐女們臉紅耳熱的劇情,放到兩個已到暮年的大叔身上,讓我有了另一番感受,雖然還是希望他們能隨著自己的真心好好過,但更多的是無奈和嘆息。
 
因為他們要面對的,不再只是能否不介意別人異樣的目光與歧視的問題,而是背負著家庭的包袱。
 
柏有妻子、兒女和孫子,而海雖然已與妻子離婚,但也是有子有孫的人,他們要堂堂正正走在一起便更加困難重重。
 
他們的相逢恨晚已不是兩個人之間的事,中間還隔著兩個家庭。
 
上一代的人,對同性戀並沒有像現在般開放(其實即使到了現在還是有不少恐同的人存在),他們為了生活而被迫娶妻生子,用其他人希望的樣子活了大半輩子,到了人生開始倒數的時候,想填補年輕時未能隨心而活的遺憾,就算只是背妻偷情的一刻歡愉也不想錯過。
 
他們有錯嗎?也許。這件事情要是放在一男一女身上,女的早就被人指罵不要臉,是拆散別人幸福家庭的「狐狸精」,所以就算現在那個「狐狸精」是個男的,也不會突然變成是對的。
 
可是,那份因為世俗而一輩子無法坦露真心,被迫活在別人設下的軌跡裡的那份無奈,掩蓋了一般道德價值的批判,讓我對這對“奸夫淫夫”的同情大於替其另一半的憤憤不平。
 
但讓我覺得迷茫的是柏的想法,雖然他心底裡還有一份對於性別取向的意難平,但早就被長年累月的責任“洗腦”,和枕邊人即使沒有心動激情,卻因為長久的陪伴而有了感情。他甚至覺得自己從一個偷渡到香港的窮小子,活到今天有車有房、兒孫滿堂是成功的。愛與不愛、能不能愛,早已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了,他活成了很多人覺得幸福的模樣便已滿足。
 
而海看似比較自由,因為沒有了“背妻”的罪名,但其實還是受著兒孫的束縛。撇開當“小三”這件事不說,他也沒有勇氣告訴家人自己喜歡男人。他說過,就算真的有「同志護老院」也不會入住,因為無法跟兒子交代。
 
整部戲都用一個平淡的腔調向觀眾說著兩個身不由己的男人和一群“同路人”的故事,其中一幕卻讓我鼻子酸酸的。
 
海因為兒子的原因成了教徒,因為兒子跟他說只要一起信主了,將來大家死後便知道該在哪裡找到對方。後來,海把一個十字架項鍊送給了柏,希望他也能跟著自己相信主。
 
一個人若把希望寄託在死後或來生,其實是很傷感的一件事,意思是這輩子我做不到了,希望死後能在另一個世界完成未了的心願。
 
海明知道自己跟柏大概這輩子也不可能會有甚麼進展,他自己也說了,跟著一個有家室的人,能有什麼結果?所以只希望能在死後找到他,再續前緣。
 
可是到最後柏還是把項鍊還給了海,柏退休了,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跟海頻繁的見面,而他對妻子即使沒有愛卻有責任,所以不可能給海任何承諾。
 
明面上拒絕了,但最後柏還是推門走進了教會。不管是年輕時,還是現在到了晚年,柏還是無法拋開世俗,但心底深處還是會有一點憧憬海跟他說過的那場「死後的重逢」吧。
 
進電影院之前,我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劇情簡介,只知道這是一部關於兩個大叔的同志電影。看到電影的海報,我本以為會有一些煽情的情節,比如說是年輕時候因為世俗而分開的兩個人,到了晚年重逢,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愛火,拋開世俗牽起對方的手,但出乎意料地我並沒有看到這樣的劇情。
 
這個故事很真實,不管是取景還是說故事的方式,都真實得好像就發生在隔壁家一樣。沒有戲劇化的浪漫,也沒有委屈的吶喊,導演只是徐徐道出了一個對世界妥協,甚至習慣了違心地活著的故事。
 
這部電影雖然沒有讓我落淚,但離開電影院時卻有一股遺憾的情緒堵在我的心間。
 
人的一輩子只有匆匆數十年,沒有人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下輩子,有可能閉上眼就什麼都結束了,但在如此珍貴又短暫的一生中還要活在別人的期望和軌跡裡,為了生活不得不退讓妥協,不能愛自己所愛,只能努力經營別人認為的幸福。
 
我只想問一句:這樣的人生意義何在?
 
 一直以來我也不明白這世界上為甚麼會有人反對同性戀,不是因為我「腐」,而是我覺得愛一個人,就是愛那個人的本身,是男是女有那麽重要嗎?我總覺得同性的愛比起異性的愛更真摯,因為他們比異性的愛多了一份為愛與世俗對抗的決心,明知道這條路不容易走,但因為愛對方,所以就算要承受壓力,也甘之如飴。
 
希望終有一天他們不用再小心翼翼,因為他們從來不是異類,光明正大地愛上了一個人,何須卑微?
arrow
arrow

    LAZY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